摘要:均田免粮是北魏时期实施的一项重要土地政策。该政策的核心是将无主地分给农民耕种,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,并增强国家的赋税收入。均田制是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,它规...
购房威信:18O8982
847O
均田免粮是北魏时期实施的一项重要土地政策。该政策的核心是将无主地分给农民耕种,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,并增强国家的赋税收入。均田制是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,它规定了农民可以耕种的土地数量和位置。同时,政府还鼓励农民开垦荒地,以扩大耕地面积。免粮则意味着农民在耕种土地时不需要缴纳赋税,这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。这一政策的实施,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,稳定了社会秩序,并增强了国家的实力。
均田免赋怎么读
“均田免赋”的读音是:jūn tián miǎn fù。
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北魏孝文帝采纳冯太后的建议,改革赋税制度,将一部分无主土地分给农民耕种,以增加国家赋税收入。这些土地被称为“均田”,免除的赋税称为“免赋”。这一改革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。
均田免粮的正确解释
均田免粮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,也是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。其核心内容是:每亩土地每年需向国家交纳粟二石,称为“租”,并随之而来的是一定的租庸调制度。
具体来说,“均田”是指将政府所能支配的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耕种,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得耕地,以扩大耕地面积,实现耕者有其田。“免粮”则是指农民不再向国家交纳粟麦,即“租庸调”中的“调”,而是改为交纳帛或布代替粟麦。
这一改革措施的意义在于:
1. 增加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:通过重新分配土地,使农民有了稳定的耕地,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。
2.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:土地的合理分配和农民积极性的提高,有助于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。
3. 缓解了社会矛盾:均田免粮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封建国家与农民之间的矛盾,有利于社会的稳定。
然而,均田免粮也存在一些局限性,例如,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地方豪强的抵抗和干预,导致政策执行不力。此外,该政策也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。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需了解更多信息,建议查阅相关历史书籍或咨询历史学家。
咨询TEL:⒈8
08
⒐828
470